活佛恩師:
離幻即覺本是空 空相幻滅覺元容
容納不執方知性 性無染著便成功
活佛恩師:
收視返聽宜守中 視聽言行莫妄動
十目十視十手指 反觀自在見性功
活佛恩師:
福德蔭澤子孫昌 壽益延年歲日長
康健身心好修道 寧靜淡泊樂無疆
活佛恩師:
世事無常變幻多 人生浮華夢娑婆
不如意事常八九 醒醒看破莫磋跎
幾許世事常永在 悟道根深不消磨
活佛恩師:
心平天下平 心空萬法空
心着萬物便有考 心若離境便無魔
真心反向心內覓 實相非相色空色
妙竅自觀惟動靜 用心如如恰三極
永嘉大師:
恰恰用心時 恰恰無心用
無心恰恰用 常用恰恰時
永嘉大師:
心是根。法是塵。兩種猶如鏡上痕。
痕垢盡除光始現。心法雙忘性即真。
不求真 不斷妄 了知二法空無相
無相無空無不空 即是如來真實相
唐朝張拙詩云:
斷除煩惱重增病 趣向真如亦是邪
隨順世緣無罣礙,涅槃生死等空花
蓄意求真真轉遠 起心斷妄妄猶多
六祖:
起心皆是妄 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師曉 終亡染污名
唐朝張拙詩云:
光明寂照遍河沙,凡聖含靈共一家。
一念不生全體現,六根才動被雲遮
活佛恩師:
萬里無雲萬里晴 烏雲忽蓋蔽天靈
茅塞頓開啟心冥 心物放下無疑情
胸懷坦蕩英雄志 堅剛不屈步步明
動靜如何得真証 皆須靜功培原靈
活佛恩師:
順水涓 逆水涓 順逆皆在爾心偏 道心幾時存
放萬緣 了萬緣 萬緣盡時無所牽 了命返本源
佛云:
四大本空 五蘊非有 諸法無我 緣生性空
佛云:
成就世間智 以理世間事
成就真實智 以脫諸法縳
活佛恩師:
痛到腸斷能忍得過 煩到心亂能耐得住
屈到氣憤能受得起 恨到切齒能消得散
喜到意慢能沉得下 財到眼前能看得淡
苦到舌根能吃得消 困到絕望能行得通
怒到髮指能息得平 急到眉燃能定得安
話到舌邊能停得來 色到情動能脫得開
呂法律主:
傲骨嶙峋傲氣銷 可饒人處便饒人
人生第一養心法 勿教閒氣湧如潮
靜坐尋思過往事 是功是過問良心
無誇功德過應改 如此為人自愛深
禮節參佛意為何 所求之事那般多
自私自利求神助 未得神扶已著魔
惡根莫種善德培 因因果果有循迴
見善不為皆惡意 心無善念惡之媒
活佛恩師:
一也求學求進步 所學何也細領文
學以修心不怨眾 學習安排時與分
更學古人今偉者 如何修持表達行
棄郤我執勿自視 禮下於人是上能
再學如何助他眾 勿作袖手旁觀人
世人但想己之苦 所苦如何多於人
坐以待憐苦更甚 不如自拔且助人
勿有懈怠成習慣 自為惕勵自前行
院長大人:
愚濁生嗔怒 皆因理不通
休添心上火 祇作耳邊風
活佛恩師慈賜:修真銘
道不狂修 有誠則真 理不妄求 有悟則深
功兮果兮 惟吾德親 真宗顯 大道弘
振聾啟瞶 猶晨鐘 似暮鼓 瓦釜雷音
開文運 良賢暗考 佈天德 以化親民
達則顯 兼善天下 窮則盡 獨善其身
啟後世 賢風另改 制度定 重復綱倫
頽風不撲自息矣 何懼之云
濟公活佛:
為師昔日瘋顛甚 不誦經文不坐禪
只在心頭一個念 大發慈悲結善緣
盡其心力厄苦解 盡其人事化孽寃
不在人間空度過 分秒必爭不寢眠
關法律主慈悲:
一以低心來學道 多研真理悟個穿
二以多習禮與節 不可輕率妄意前
三以專心來辦事 一心一意念念專
四以多聞佛法領 善知識兮銘心田
五以同心來辦事 無爭無鬥合一端
六以真心來繫眾 不可罔顧諒人前
七以關懷一班眾 引之導之明道端
八以至誠來學習 立愿了愿力向前
九以扶前心力盡 尊前啟後責擔肩
十以同心同德進 共建蓮邦大同年